建造师吧 >> 试题中心 >> 模拟试题 >> 2011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方法的应用习题(八)

2011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方法的应用习题(八)

2010-3-20  作者:  来自于:网络转载

  (3)计算分部工程的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见下表:

hspace=0

二级建造师免费课件

  表中:总目标成本=预算成本×(1-5%)=1942×95%=1844.9万元

  目标成本=总目标成本×功能系数

  成本降低额=预算成本-目标成本

  (4)从上述结果看出;主体结构、地基基础的价值系数小于1.0,因此应以主体结构、地基基础为价值工程的分析对象,寻求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法。

  [案例3]

  答:(1)提高价值的途径:按价值工程的公式V=F/C分析,提高价值的途径有5条:

  ①功能提高,成本不变;

  ②功能不变,成本降低;

  ③功能提高,成本降低;

  ④降低辅助功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⑤功能大大提高,成本稍有提高。

  (2)计算分部工程的评价系数、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见下表:

hspace=0

  表中:总目标成本=预算成本×(1-6%)=198.35×94%=186.449万元

  目标成本=总目标成本×功能系数

  成本降低额=预算成本-目标成本

  (3)由上表中可以看出:地下室工程、主体结构、门窗工程的价值系数均小于1.0,应作为价值改进对象。根据成本降低额的大小,功能改进顺序依次为:主体结构、地下室工程、门窗工程、屋面工程、装饰装修工程。

  (4)①根据计算公式Vi=Fi/Ci,功能的价值系数不外乎以下几种结果:

  Vi=1表示功能评价值等于功能现实成本。这表明评价对象的功能现实成本与实现功能所必需的最低成本大致相当,说明评价对象的价值为最佳,一般无需改进。

  Vi<1此时功能现实成本大于功能评价值。表明评价对象的现实成本偏高,而功能要求不高,这时一种可能是由于存在着过剩的功能,另一种可能是功能虽无过剩,但实现功能的条件或方法不佳,以致使实现功能的成本大于功能的实际需要。

  Vi>l说明该部件功能比较重要,但分配的成本较少,即功能现实成本低于功能评价值。应具体分析,可能功能与成本分配已较理想,或者有不必要的功能,或者应该提高成本。

  ②头脑风暴法;歌顿法(模糊目标法);老师意见法(德尔菲法);老师检查法。

10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最新问题
  • 热点问题
热点资讯
热门试题排行
热门资料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