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师吧 >> 复习指导 >> 复习资料 >> 2009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正版考试用书增值服务(三)(十四)

2009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正版考试用书增值服务(三)(十四)

2009-9-6  作者:  来自于:网络转载

  浇注基础时注意留白、栽植、防渗、埋管以及山体与地面的自然过渡。

  假山拉底技术要求

二级建造师免费课件

  拉底即在基础上铺置最底层的自然山石。拉底应用大块平整山石,坚实、耐压,不允许用风化过度的山石。拉底山石高度以一层大块石为准,有形态的好面应朝外,注意错缝(垂直与水平两个方向均应照顾到)。每安装一块山石,即应将刹垫稳,然后填馅,如灌浆应先填石块,如灌混凝土则应随灌随填石块,山脚垫刹的外围,应用砂浆或混凝土包严。北方多采用满拉底石的作法。

  假山中层施工基本要求

  (1)堆叠时应注意调节纹理,竖纹、横纹、斜纹、细纹等一般宜尽量同方向组合。整块山石要避免倾斜,靠外边不得有陡板式、滚圆式的山石,横向挑出的山石后部配重一般不得少于悬挑重量的两倍。

  (2)石色要统一,色泽的深浅力求一致,差别不能过大,更不允许同一山体用多种石料。

  (3)一般假山多运用“对比”手法,显现出曲与直、高与低、大与小、远与近、明与暗、隐与显各种关系,运用水平与垂直错落的手法,使假山或池岸、掇石错落有致,富有生气,表现出山石沟壑的自然变化。

  (4)叠石“四不”“六忌”

  ①石不可杂,纹不可乱,块不可均,缝不可多。

  ②忌“三峰并列,香炉蜡烛”,忌“峰不对称,形同笔架”,忌“排列成行,形成锯齿”,忌“缝多平口,满山灰浆,寸草不生,石墙铁壁”,忌“如似城墙堡垒,顽石一堆”,忌“整齐划一,无曲折,无层次”。

  假山收顶基本要求

  收顶即处理假山最顶层的山石,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叠筑时要用轮廓和体态都富有特征的山石,注意主、从关系。收顶一般分峰、峦和平顶三种类型,可根据山石形态分别采用剑、堆秀、流云等手法。

  顶层是掇山效果的重点部位,收头峰势因地而异,故有北雄、中秀、南奇、西险之称。就单体形象而言又有仿山、仿云、仿生、仿器设之别。掇山顶层有峰、峦、泉、洞等20多种。其中“峰”就有多种形式。峰石需选最完美丰满石料,或单或双,或群或拼。立峰必须以自身重心平衡为主,支撑胶结为辅。石体要顺应山势,但立点必须求实避虚,峰石要主、次、宾、配,彼此有别,前后错落有致。忌笔架香烛,刀山剑树之势。

  假山收顶施工要点

  (1)收顶施工应自后向前、由主及次,自下而上分层作业。每层高度约在0.3~0.8m之间,各工作面叠石务必在胶结料未凝之前或凝结之后继续施工。万不能在凝固期间强行施工,一旦松动则胶结料失效,影响全局。

  (2)一般管线水路孔洞应预埋、预留,切忌事后穿凿,松动石体。对于结构承重受力用石必须小心挑选,保证有足够强度。

  (3)山石就位前应按叠石要求原地立好,然后栓绳打扣。无论人抬机吊都应有专人指挥,统一指令术语。就位应争取一次成功,避免反复。

  (4)掇山始终应注意安全,用石必查虚实。栓绳打扣要牢固,工人应穿戴防护鞋帽,掇山要有躲避余地。雨期或冰期要排水防滑。人工抬石应搭配力量,统一口令和步调,确保行进安全。

  (5)掇山完毕应重新复检设计(模型),检查各道工序,进行必要的调整补漏,冲洗石面,清理场地。

  (6)有水景的地方应开阀试水,统查水路、池塘等是否漏水。有种植条件的地方应填土施底肥,种树、植草一气呵成。

  山石结体堆叠方法

  安——安放布局平面宜成八字;连——左右连靠;接——上下拼接;斗——斗石成拱状;跨——斜撑成拱跨;拼——竖或横向、多石拼叠;榫——以石加工成榫拼接;扎——将石穿扎或捆扎;填——留空填实;补——添加;缝——按石拼缝而勾缝;垫——叠石时用石垫起以平衡;刹——用楔形石片打入石之底脚缝道处;搭——按石性拼接;靠——石块相互支撑平衡;转——转换掇山方向延伸堆叠;顶——偏侧支顶向上;压——挑石之尾部压石以求平衡;悬——悬臂;卡——两峰相峙,中夹块石;剑——矗立如剑指向天;垂——垂直向下成悬垂;挑——悬作伸臂状;飘——端处置石;飞——顶点处点石;戗——斜向撑石以成洞壁;挂——悬卡成挂;钉——以扒钉连固拼石;担——两头出挑,铁件横担;钩——用铁件钩挂悬垂。

  假山洞结构形式分类

  一般分为“梁柱式”、“挑梁式”和“券拱式”,应根据需要采用。

  假山洞分类

  假山洞有单洞与复洞,水平洞与爬山洞,单层洞与多层洞,旱洞与水洞之分。

  假山洞施工要求

  在一般地基上做假山洞大多满筑两步灰土,承重量特大的石柱可在灰土下加桩基。假山洞的叠砌作法与假山工程相同,应遵照假山工程操作工序。悬挑石体操作时须加临时保护支撑,待整体完成后方可撤除。山洞应利用洞口,洞间天井和洞壁采光,兼作通风。

  假山蹬道的基本要求

  假山蹬道是水平空间与垂直空间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部分,多用石块叠置而成;随山势而弯曲、延伸,并有宽窄和级差的变化;或穿过浓荫林丛,或环绕于树的盘根错节之处,或阻挡于峰石之后,给人一种深邃幽美的感觉。假山蹬道要有相握而不及足、相闻而不及见、峰回路转、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同时又能与排水、瞭望、种植相结合。

  叠山的艺术处理要求

  整个假山结构施工完成以后,要到不同的地点去观赏探究,也要到山洞、磴道去体验一下意境与景观的表现情况。对于远观的部位可粗略、从简处理,而近看的部位要精细加工。人工痕迹明显的地方要用立景石、栽植物、刻字画的形式来处理,达到作假如真的效果。

14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最新问题
  • 热点问题
热点资讯
热门试题排行
热门资料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