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施工技术措施
3.1基础工程
主桥跨越珠江水系沥窖水道,该水道为潮汐性河流,历年平均最高水位为黄基2.406m,平均潮差2.906,设计平均流速0.97m/s,82#墩位处水深10m左右。桥位处基岩为泥砂岩,强度离散性大,为2.3Mbra-23Mbra,且泥岩具有遇水软化的特点;覆盖层类似番禺大部分地区,为淤泥夹细砂和中粗砂,厚度为10-20m.
斜拉桥边墩及辅助墩中l.sin钻孔桩和承台施工比较常规,采用了不循环旋转钻机和吊箱围堰施工。主墩中3.0m桩和大体积承台施工结合规有设备和经验,采用了低成本和高速度的措施:
(l)在护筒方面,采用了预制钢筋混凝土护商,其内径由3.3m,壁厚10cm,护简下沉采用30t振动锤和自制抓泥机孔内抓泥两项措施,对于覆盖层为淤泥夹细砂的地质情况,护筒可下沉到强风化岩面。
(2)成孔综合应用了正循环、反循环、二次成孔等工艺;清孔既应用了并联泥浆泵的正循环清孔方法,也应用了气举反循环的清孔方法。施工中主要技术措施围绕提高钻进速度和防治护筒底穿孔来灵活组织,例如开孔时,用正循环钻进,人岩一定深度后改用反循环钻进;第一次成孔用1.8m钻机钻进后,再次抓促振压护简,第二次成孔用3.0m钻机钻进等。
(3)桩身水下混凝土灌注采用单根30Cm导管泵送坍落度16-20cm的小石子混凝土到漏斗逐斗灌注,以在保证浇筑时间条件下,混凝土能受到冲击振捣,且更容易流过钢筋净距仅4cm的钢筋笼。
(4)82#号墩承台采用了钢板极围堰施工,围堰内支撑直接利用钻孔桩施工平台改造而成,可双向受力。堰外抛砂包,堰内填砂及石粉,然后直接抽干水浇筑垫层混凝土。对于水深10m左右的高桩大承台施工,该方法缩短了钻孔桩施工准备时间,回避了最繁难的水下混凝土封底工作,充分综合了现场的水文地质条件。
(5)83#墩承台基坑开挖维护结构采用了振动下沉预制混凝土护筒的方法,护简直径1.6m,壁厚5cm,用30t振动锤打入地面下6m,护筒顶设置贝雷梁支撑,问时能作为挖掘机走道。开挖采用步步为营的办法,从横向两侧向桥中线逐段推进,分为6m一段,边开挖边利用3m桩和型钢支撑护筒底部,挖到设计标高后立即填砂垫层和浇筑混凝土垫层,再向前挖下一段。该方法在饱和淤泥和细砂地质条件下,开挖深度达6m,而护筒维护结构仅耗用20#混凝土260m是相当经济的做法。
3.2主塔及主梁施工
3.2.1施工方法
主塔、主梁采用了现浇个段法施工,上塔除横梁分为两次浇筑外,塔身分为4.5m一个节段施工,施工缝水平,采用水平施工缝虽然增大了模板加工难度,但对大斜度塔往采用泵送混凝土是必要的;上梁除0#、l#块及也跨尾段在支架上浇筑外,其余各节段均在挂篮上采用平衡伸臂法逐段悬浇施工,每节段长度6m,混凝土数量约15om‘。对于主梁施工,比较了边跨在支架上提前浇筑,中跨逐段单悬臂现浇施工的方法。基于三个原因而否定了这种方法:
(1)支架费用较高,高于挂篮;
(2)始终是中跨控制主梁的施工工期;
(3)主梁线型需要预先确定,无法象在挂篮上那样可逐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