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师吧 >> 复习指导 >> 复习资料 >> 2011年一级建造师《房建实务》复习资料-工程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应用(二)

2011年一级建造师《房建实务》复习资料-工程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应用(二)

2009-6-15  作者:  来自于:网络转载

  我国现行规范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其基本原则如下:

  1)结构功能:建筑结构必须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的要求。

二级建造师免费课件

  2)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要求的能力,称为结构的可靠性,可靠度是可靠性的定量指标。

  3)极限状态设计的实用表达式:为了满足可靠度的要求,在实际设计中采取如下措施:

  ①在计算杆件内力时,对荷载标准值乘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称荷载分项系数。

  ②在计算结构的抗力时,将材料的标准值除以一个大于1的系数,称材料分项系数。

  ③对安全等级不同的建筑结构,采用一个重要系数进行调整。

  在采用上述措施后,可靠度指标便得到了满足。这就是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

  1A411032  钢筋混凝土梁的配筋原理及构造要求

  (1) 适筋梁正截面受力阶段分析,见图lA411032-1

  第I阶段:M很小,混凝土、钢筋都处在弹性工作阶段。第1阶段结束时拉区混凝土到达

  第Ⅱ阶段:M增大,拉区混凝土开裂,逐渐退出工作。中和轴上移。压区混凝土出现塑性变形,压应变呈曲线,应力刚到达屈服时,Ⅱ阶段结束。此阶段梁带裂缝工作,这个阶段是计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变形和裂缝宽度的依据。

  第Ⅲ阶段:钢筋屈服后,应力不再增加。应变迅速增大,混凝土裂缝上移。中和轴迅速上升,混凝土压区高度减小,梁的挠度急剧增大。当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时,混凝土被压碎,梁即破坏。第Ⅲ阶段是承载能力的极限状态计算的依据。

  (2)梁的正截面受力简图,见图1A411032-2.

  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是依靠上述第Ⅲ阶段的截面受力状态建立的。为了简化计算,压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用一等效矩形应力图形代替。同时引入了截面应变保持平面的假定及不考虑混凝土抗拉强度的假定。

  (3)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式

  对受拉区纵向受力钢筋的合力作用点取矩

  对压区混凝土压应力合力作用点取矩

  式中  ——荷载在该截面产生的弯矩设计值;

  ——等效矩形应力系数

  对梁的配筋量在规范中明确地作出规定,不允许设计成超筋梁和少筋梁,对最大最小配筋率均有限值,它们的破坏是没有预兆的脆性破坏。

  (4)梁的斜截面强度保证措施

  受弯构件截面上除作用弯矩M外,通常还作用有剪力V.在弯矩M和剪力V的共同作用下,有可能产生斜裂缝,并沿斜裂缝截面发生破坏。

  影响斜截面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

  1)剪跨比和高跨比;

  2)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3)腹筋的数量,箍筋和弯起钢筋统称为腹筋。

  为了防止斜截面的破坏,通常采用下列措施:

  1)限制梁的截面最小尺寸,其中包含混凝土强度等级因素;

  2)适当配置箍筋,并满足规范的构造要求;

  3)当上述两项措施还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适当配置弯起钢筋,并满足规范的构造要求。

2 页  [1] 2
  • 最新问题
  • 热点问题
热点资讯
热门试题排行
热门资料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