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费: 环境保护费、文明施工费、安全施工费、临时设施费、夜间施工增加费、二次搬运费、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费、脚手架费、已完工程及设备保护费、施工排水、降水费
★规费:工程排污费、工程定额测定费、社会保障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医疗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
★材料费指构成工程实体的原材料、辅料、构配件等的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保管费、检验试验费。不包括新结构、新材料的试验费和建设单位对具有出厂合格证明的材料进行检验,对构件作破坏性试验及其他特殊要求检验的费用
★病假在六个月以上的工资属于企业管理费中的劳动保险费
★税金是指税法规定的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营业税的税额为营业额的3%。城乡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所在地为市区的,按营业税的7%征收;所在地为县镇的,按营业税的5%征收;所在地为农村的,按营业税的1%征收。教育费附加为营业税的3%。三费合一计算,以工程成本加利润为基数计算税金:税金=(直接费 间接费 利润)×税率,市区为3.41%;县镇为3.35%;农村为3.22%。
★发包与承包价的计算方法分工料单价法和综合单价法
★综合单价法当C>C0时采用以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合计为基数计算该分项的间接费和利润;当C<C0时采用以人工费和机械费合计为基数计算该分项的间接费和利润(C0为本地原费用定额测算所选典型工程材料费占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合计的比例;C为各分项工程中材料费占人工费、材料费和机械费合计的比例)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和环节包括:施工成本的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考核。
施工项目成本预测是施工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依据施工项目成本计划:建立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的基础是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贯穿于从投标阶段到项目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施工成本控制可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施工成本核算一般以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见书上39页)
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具体化,成本核算是对成本计划的最后检验,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
★施工成本管理的措施:组织措施:如实行责任制,落实人员、明确职责、编制成本控制计划、确定工作流程。是其他措施的前提和保障。
技术措施:纠偏关键,一要提出多个不同的技术方案;二要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
经济措施:是最易为人接受和采用的措施。管理人员应编制资金使用计划、确定和分解成本目标、对目标风险分析、制定防范措施。
合同措施:选用适用的合同结构、在合同条款中仔细考虑影响成本的因素;特别是潜在的风险因素、处理与索赔有关的事宜
★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依据合同报价书、企业定额、施工预算;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人、料、机、市场价格;公司颁布的材料指导价格;公司VIP机械台班价格;劳动力VIP挂牌价格;周转设备VIP租赁价格;摊销损耗VIP标准;已签订的工程合同、分包合同(或估价书);结构件、外加工计划和合同;有关财务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历史资料等施工成本预测资料;拟采取的降低施工成本的措施
★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按成本组成编:分解为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措施费、间接费按子项目组成编:按工程进度编:
★施工成本控制依据:承包合同、施工成本计划、进度报告、工程变更(包括:设计、进度计划、施工条件、技术规范与标准、施工次序、工程数量)
施工成本控制步骤:比较、分析、预测、纠偏、检查分析是核心;纠偏是控制的实质性一步。
偏差的概念:施工成本偏差=已完成工程实际成本—已完成工程计划成本结果为正——成本超支, 结果为负——成本节约进度偏差(Ⅱ)= 拟完成计划成本—已完成计划成本结果为正——工期拖延, 结果为负——工期提前。
偏差分析方法: 横道图(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反映成本的绝对偏差,能感受到偏差的严重性); 表格法(灵活、适用性强,信息量大,可借助电脑,最常用方法);曲线法(用施工成本累计曲线分析,很难直接用于定量分析)
★成本核算的依据:会计核算:主要是价值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特点。
业务核算:业务核算范围比会计、统计广。不但对已发生的,还可对未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个别经济业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