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水泥稳定土(砂砾、碎石)基层的主要施工方法是哪些?
答:(1)水泥稳定中、粗粒土做基层时,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
(2)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在有冰冻的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0.5~1.0个月完成。
(3)雨季施工应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下雨时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土结构层应尽快碾压密实。
(4)配料应准确,洒水、拌合、摊铺应均匀。应在混合料处于最佳含水量+(1~2)%时进行碾压,直到满足按重型击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要求。碾压时先轻型后重型。
(5)可选用12~15t三轮压路机和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碾压。城市道路水泥稳定土基层宜用集中厂拌料,从加水拌合到碾压终了的延迟时间不应超过2h.应选用初凝时间3h以上和终凝时间6h以上的水泥,宜采用42.5级和32.5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等。
(6)严禁用薄层贴补法进行找平。
(7)必须保湿养生,防止忽干忽湿。
(8)养生期内除允许施工车辆慢速(<30km/h)通行外,禁止其他车辆通行。
16.简述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类基层的主要施工技术。
答:(1)宜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3~-5℃)到来之前1~1.5个月完成。
(2)配料应准确。
(3)城市道路的二灰砂砾应采用厂拌法生产,运到现场摊铺。加水拌合及摊铺必须均匀。摊铺虚厚由铺筑试验段或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要求确定。
(4)应在混合料处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碾压,直至达到要求的压实度。碾压时先轻型后重型。可采用12~15t三轮压路机或18~20t三轮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
(5)严禁用薄层贴补方法进行找平,应适当挖补。
(6)必须保湿养生,不使二灰砂砾层表面干燥。
17.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半刚性基层最终应达到哪些要求?
答:坚实平整;结构强度稳定,无显著变形;材料均匀一致;表面干净无松散颗粒;干燥。
18.沥青混凝土路面对基层有哪些要求?
答:(1)强度、刚度、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变形、高程符合要求;
(2)具有稳定性;
(3)表面应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的拱度应一致。
19.沥青混凝土面层中层厚和其集料的最大粒径有何关系?
答:沥青混凝土面层集料的最大粒径宜从上至下逐渐增大。上面层沥青混合料集料的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1/2,中、下面层及连接层的集料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2/3.
20.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拌制、施工温度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沥青加热温度及沥青混合料拌制、施工温度应根据沥青品种、标号、黏度、气候条件及铺筑层的厚度,按《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96)要求选用。当沥青黏度大、气温低、铺筑层厚度小时,施工温度宜用高限。
21.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分哪三个阶段?它有哪些应控制的技术指标?
答: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分三阶段: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设计中采用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有:稳定度、流值、空隙率、沥青饱和度、残留稳定度。城市主干路、快速路的上、中面层还需通过高温车辙试验来检验抗车辙能力,指标是动稳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