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现场调查
1、根据合同规定及施工需要,施工单位采用物探、坑探或现场踏勘调查等方法,进行以下调查工作,并收集资料。
(1)现场地形、地貌及现有建筑物、构筑物的情况,对明挖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各种管线,施工前必须调查清楚,经有关单位同意后确定拆迁、改移或采取悬吊加固措施。对需要保留的地下管线应挖露并加以保护。
核对地质资料,调查沿线施工影响范围内地下管线、构筑物及地面建筑物基础等,预测基坑开挖、结构施工、盾构掘进对地表和地下已设构筑物的影响。
(2)核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制定降排水方案、地层加固方案。
(3)调查交通运输条件,对施工运输便道进行方案补选。
(4)调查施工用水、供电、排水及环境条件,拟定现场用水,临时用电及环境保护方案。
(5)调查当地气象、水文资料及居民点的社会状况和风俗习惯。
(6)调查建筑物、道路工程、电信、电力线等设施的拆迁情况及数量,并核实轨道交通结构与上述地上、地下构筑物、管线等的关系。
(7)调查工程材料、工程机械的供应条件。
(8)结合工程和现场条件的其他情况资料。
(9)现场地上、地下构筑物、管线必须标注在总平面图中,作为施工方案中保护措施制定、现场对各种构筑物实施保护的依据。
三、施工管理机构组建
施工前必须确定工程的施工组织体系,组建施工项目部确定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及项目管理人员。项目管理人员应具有实际生产经验及组织管理才能。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总工程师或主管工程师在项目经理领导下负责施工技术工作。
施工前必须确定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并落实到人。
施工现场应分工明确,权限和责任具体,力求精确,能出色完成任务,并能密切协作。做到指挥具体及时,事事有人负责。
四、施工必备条件及物资准备
1施工必备条件:施工现场必备的基本条件有:“三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及平整施工场地;建好临时房屋(包括生产库房和生活用房)及准备必要的地面设施。
2施工物资准备:一般包括:原材料准备、构件加工设备的准备、建筑安装工程施工机具和设备的准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