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堤防工程:
护岸工程:平顺、矶头、丁坝;水上护坡、水下护脚(设计枯水位);护脚(抛石‘就地取材、方法简单、可分期、适应广’、抛枕、石笼、沉排护脚)护坡(浆砌石、干砌石、砼、框架水泥土板和模袋砼)
块石护坡要求:削坡、铺垫层、由低到高铺砌,做好排水孔施工确保砂浆质量、上下错缝砌筑
模袋砼护坡:清理浇筑场地、模袋铺设、充填模袋
挖泥船:吸扬式(绞吸式、耙吸式)链斗式、抓扬式、铲扬式
绞吸式:挖泥、输泥、卸泥自身连续完成,生产效率高,可开挖砂、砂壤土、淤泥等,适用于风浪小流速低的内河湖和沿海港口;采用横挖法(钢桩定位和锚缆定位)可分段分层开挖。
耙吸式:自航式、自带泥舱;采用纵挖法。分为装舱法、旁头发、吹填法。适用于开挖狭长的航道、海港、风浪大,对开挖淤泥、你那图、砂壤土各种砂土等。
链斗式:非自航式,适合于开挖砂壤土、壤土、卵石加沙和淤泥,开挖精读高,用于开挖钢尺、锚泊池和建筑物基槽,根据排泥设备和方式分为泥泊、泥泵、高架卸泥链斗式,一般采用横挖法(逆流、顺流横挖)
抓扬式:有自航式和非自航式用于航道、港池、水下基础工程、挖淤泥、砾石、黏性土,不适宜细纱和粉沙土,可水下清渣,挖深20m.
铲扬式:非自航单斗式,容量为2-4方,用于开挖黏土、砾石和爆破试块和清理围堰。一般顺流分条横挖法。
泥泵的工作过程:泥泵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出形成低压区,泥浆在气压的作用下通过泥管进入泵体,泥浆在槽道内挤压,压力增高,向排泥管排出,如此循环。
接力泵站由吹泥船、站池、泵站和排泥管线等装置组成
泥土处理:水下抛泥、边抛法和吹填法
水下抛泥:选择流速小、容积大及不产生淤泥的水域;尽量靠近挖泥地点,缩短抛泥距离;抛泥区有一定的水域面积和水深;风浪不妨碍抛泥;抛泥选在偏离挖槽的一侧。处理效率高。
边抛法: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边抛法:旁通、溢流、和使用长臂架边抛,处理效率低,回淤率高,提高生产率和产量。
吹填法:较优的方案,选择泥场的原则(根据挖槽的土质、数量来决定泥场的范围和容量大小;有低洼等容泥的地区;有沟渠相通,便于排水;就近吹填)
9、水电站和泵站
水电站按布置形式分:坝式水电站(利用拦河坝使水位壅高,以集中水头,常建于河流中上游峡谷种为中高水头电站。分为坝后式、厂房溢流式、坝内式水电站)引水式(利用引水道获得水头,建于流量小、纵坡大的河流中上游)河床式(建于中下游,一般低水头,厂房布置在两岸)
水电站枢纽组成:挡水、泄水、进水、引水及尾水、平水、发电变电和配电建筑物、其他建筑物
引水式输水系统组成:进水口(引进用水)、引水道、压力前池、调压室(改善管道水锤)、压力管道、尾水渠
进水口:分无压和有压;有压后接有压引水道,进水口由进口段、闸门段及渐变段组成;分为竖井式(进口段和闸门布置在山体中,适于地质条件好、地形坡度适中的隧洞进口)岸塔式(布置在山体之外,适于附近地质条件较差或地形陡峻而不宜用竖井式)塔式(组成竖立于水库边的塔式结构,用于洞口附近地质条件差或地形平缓)坝式(进口段和闸门合二为一)
引水道:无压和有压;渠道分自动调节渠道和非-,非自动末端压力前池出设溢流堰等泄水建筑物,自动不设;引水隧洞分有压和无压;有压隧洞采用圆形;无压地质好方园形,洞顶和两侧围岩不稳定用马蹄形,很不稳定用高拱形。
压力前池:由池身、扩散段、进水口排污、砂、冰等,注意地基稳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