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对工程的各分部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进行逐项检查;
②按规范对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查和评定;
③检查施工单位应提供的资料;
④验收合格的工程,填写资料移交单及工程验收记录;
⑤工程验收合格后,遗留问题仍由施工单位处理。
2.工程洽商为设计变更,属以上第①类,因为设计变更也是整个设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3.查验内容中a、c、d、h、j属于以上第②类,而查验内容中b、e、f、g、i则属于以上第③类。
4.对“管网在工作状态下是否严密,其防腐工程施工质量是否良好”的检查,不属于单项验收内容。它们应届于总验收中的“鉴别事项”。
5.对查验中发现的某些阀门的保温材料不符合要求,应作以下处置;
①在不合格之处做出标识,进行记录;
②进行不合格的评审;
③根据评审决定,进行返工;
④返工后,对其重新进行检验,并做好记录;
⑤检验人员要保存好全部不合格的控制记录。
第36讲(案例6)
背景材料:
某企业一大型试验室施工现场,在拆卸成捆网架杠杆时,16名操作工人所在的脚手架平台突然因东北角脚手架屈曲变形而倒塌,16人坠落,12人死亡,4人重伤。事故调查中发现:
1.项目经理为抢工期,事故当天上班时,命令这16名工人立即支拆网架杠杆,现场没有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人员;
2.拆网架前,项目部未做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也无书面交底材料;
3.脚手架设计荷载远比16人集中在局部脚手架时的小,也未考虑16人操作时的附加动荷载和发生变形、屈曲的可能。
问题:
1.项目经理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2.项目部这种做法违反了什么原则?·
3.脚手架坍塌还说明了哪个安全控制重点被忽视?。
答案:
1.项目经理这种只顾进度的做法不对。违背了“安全第一”的方针,是一种违章指挥行为,导致现场操作中完全没有安全控制。
2.项目部这种做法违背了施工安全控制中“预防为主”的原则。对拆网架过程的技术与安全要点、危险点以及防范措施未作任何安全交底,也无安全交底记录,导致本次操作中有人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存在。
3.项目部完全没有控制环境不安全因素这个安全控制重点。16人集中在一起操作,加上操作中的振动与冲击荷载,使脚手架受到远比设计大的荷载,产生变形屈曲。而这个变形、屈曲发生的过程中,现场没有技术与安全方面的管理人员去及时发现这一环境不安全因素,事故在完全没有安全控制的过程中发生了。这是一起安全管理有严重缺陷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