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
1.“当日未达到设计标高即下班,次日达到标高,第三日碾压成型”做法不对,正确做法为:如当日未达到设计标高,下班前应将操作面刨松或覆盖,防止冻结。挖到设计标高应立即碾压成型。“气温为-5~10℃,填土高度为4.0m,填到距路床顶0.5m.”做法不对,正确做法为:“气温为-5~10℃,填土高度为4.5m,路床顶1m以下严禁用冻土填筑”。
2.石灰稳定土基层属于半刚性基层,应在日最低气温5℃以上施工。石灰和土掺和后,色泽呈花白现象的原因为搅拌遍数不够。石灰土人工搅拌一般为7~8遍。
3.板面出现严重泌水现象的原因为水灰比过大,水泥混凝土面层水灰比不应大于0.45.
[案例4]
1.可行。因为人工挖孔灌注桩适用于无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较密实的土
层或风化岩层。此案例中为微风化岩层,且孔深为6m,小于15m.当孔深大于15m时,通风比较困难,一般不宜人工挖孔。
2.爆破做法不合适,宜采用浅眼松动爆破法。应采用电雷管引爆,因为当孔深大于5m时,必须采用电雷管引爆。
3.还应注意:
(1)采用电雷管引爆爆破后应先通风排烟15min,并检查无有害气体后方可继续作业。
(2)挖孔施工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孔壁支护方案报批,并应经过计算,确保施工安全。
「案例5」
1.总包项目经理部应将电信、给排水、热力、电力、天然气等市政配套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签订分包合同。分包单位应在技术、质量、进度、安全、环保等方面对总包单位负责。总包项目经理部应对分包单位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若有必要,关键施工原材料应由总包项目经理部负责提供。
2.施工前准备工作有:
(1)生活、生产设施搭建;
(2)对施工范围内地下管线的空间位置进行调查,弄清情况,对有影响的管线进行拆迁;
(3)沿线穿越多条在用公路,应制定相应的交通导行方案,确保施工与交通的安全;
(4)因道路两侧紧邻居民小区和工厂,应将施工段围护起来,进行封闭式施工;
(5)配合业主做好施工段的拆迁工作。
3.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表面技术特点有:
(1)拌和原材料品种多,对沥青混合物拌和由特殊要求,普通沥青混合料最多为4种规格砂石料,外加沥青和矿物填料。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则有5种规格砂石料配合而成,填料由水泥和矿粉按比例混配合,要求拌和机增加矿料冷储仓和热储仓;
(2)拌制、施工温度是根据改性剂类型、改性沥青的黏稠情况,按改性沥青的黏-温关系确定。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制、压实温度通常比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高10~20℃,特殊情况经试验确定;
(3)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随拌随用,需要短时间贮存时,时间不宜超过24h,贮存期间温降不应超过10℃,且不得发生结合料老化、滴漏及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4)改性沥青混合料运输中一定要覆盖,施工中应保持连续、均匀、间断摊铺;
(5)因为黏稠,所以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后应紧跟着碾压,充分利用料温压实。在初压和复压过程中,宜采用同类压路机并列成梯队操作,即全摊铺宽度上碾压,不宜采用首尾相接的纵列方式;
(6)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压路机轮迹的重叠宽度不应超过20cm,但在静载钢轮压路机工作时,轮迹重叠宽度不应少于20cm;
(7)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的振动频率、振幅大小应与路面铺筑厚度相协调,厚度较小时宜采用高频低振幅,终压时要关闭振动;
(8)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表面层接缝处理相当困难,在允许的条件下要尽可能消除接缝(特别是冷接缝)。若无法消除接缝,则纵向可以采用热接缝,横向可以采用平接缝或斜接缝。
4.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各环节温度为:沥青/矿料加热:170~180℃/180~190℃;出厂:175~185℃;摊铺:不低于160℃,最好170℃左右;初压:不低于160℃;复压:不低于130℃;终压:不低于100℃,泵送温度不低于160℃。因此,不合格应废弃的批次有:批3:200℃。
5.这种情况千万要避免。如遇到这种情况,必须立即停止摊铺,将已经摊铺的混合料迅速碾压,如碾压却有困难,必须毫不留情地铲除掉。
6.通过实验提供所使用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粘温曲线指导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摊铺、压实,通常在规定的普通沥青混合料施工温度基础上提高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