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射线探伤(X、γ)方法(RT)
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无损检验方法,能发现焊缝气孔、夹渣、裂纹及未焊透等缺陷。射线探伤基本不受焊缝厚度限制,但无法测量缺陷深度,检验成本较高、时间长,射线对探伤操作人员有损伤。
(2)超声波探伤(UT)
超声波比射线探伤灵敏度高、灵活方便、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对人体无害,但显示缺陷不直观,对缺陷判断不精确,靠探伤人员经验和技术熟练程度影响较大。
(3)磁性探伤(MT)
主要用于检测焊缝表面或近表面缺陷。
(4)渗透探伤(PT)
此法主要用于焊缝表面检测或气刨清根后的根部缺陷检测。
(5)涡流探伤(ET)
其检验参数控制相对困难,可检验导电材料表面或焊缝与堆焊层表面或近表面缺陷。
1H412034了解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及其控制
本条主要知识点: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机理;焊接残余应力的危害及降低焊接应力的措施;焊接变形的危害性及预防焊接变形的措施。
1. 焊接应力与变形产生机理
焊接热输入引起材料不均匀局部加热,使焊缝区熔化,而熔池毗邻的高温区材料的热膨胀则受到周围材料的限制,产生不均匀的压缩塑性变形。在冷却过程中,已发生压缩塑性变形的这部分材料又受到周围材料的制约,不能自由收缩,在不同程度上又被拉伸而卸载,与此同时,熔池凝固,金属冷却收缩也产生了相应的收缩拉应力和变形。这种随焊接热过程而变化的内应力场和构件变形,称为瞬态应力与变形。在室温条件下,焊后残留于构件中的内应力场和宏观变形称为焊接残余应力与焊接残余变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