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5S”的认识误区
“5S”介绍到国内已有很长时间了,但有很多企业并不能按照“5S”的要求成功地坚持开展活动,甚至一些日资企业到中国后也对“5S”活动的开展一筹莫展。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对“5S”产生种种认识上的误区:
1.我们已经做过“5S”了。正确认识:“5S”永远是正在进行时,没有过去时和完成时。
2.“5S”就是把现场搞干净。正确认识:打扫干净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每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
3.“5S”只是工厂现场的事。正确认识:“5S”是所有人的事。
4.“5S”可以包治百病。正确认识:“5S”是管理及改善活动的基础,生产效率的提高,仅靠“5S”是不够的,还需要技术革新等。
5.“5S”活动看不到经济效益。正确认识:“5S”作用是潜在的,长期坚持就会有作用,不可太多的急功近利。
6.工作太忙,没时间做“5S”。正确认识:“5S”是工作的一部分,必须像对待工作一样对待“5S”。
7我们是搞技术的,做“5S”是浪费时间。正确认识:“5S”对自身工作效率提升会起作用。
8.“5S”活动太形式化了,看不到实质内容。正确认识:只有在形式上把“5S”内容固定下来,要求员工长期重复这些活动,才能养成习惯。
9.员工素质差,搞不好“5S”。正确认识:是管理者自身的认识问题。
10.开展“5S”活动主要靠员工自发的活动,正确认识:“5S”需要全员参与,但不是放任自流,自上而下的推动十分必要。
一旦把“5S”作为现场管理的“宗教”,被长期(虔诚地重复)坚持,“5S”活动就会为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益。
“5S”是现场管理的基础,是TPM(全面生产管理)的前提,是TPM(全面品质管理)的第一步,也是ISO9000的有效保证。
共 2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