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
1、D 2、C 3、ABE
4、答:
(1)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是:
1)施工过程中,土方堆置没有按规范规定单侧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的要求进行。实际堆土高度接近2m,距离沟槽边仅有1.0m.这是造成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教育重视不足,凭经验作业;站位不当,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逃生时晕头转向是造成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3)现场土质较差,土体非常松散;违反规定,在挖深超过1.5m时,未及时加设可靠支撑,实际施工开挖至2m后,才开始支撑挡板也是造成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4)施工现场安全技术措施实用性、针对性较差,管理不力,安全检查不到位。
(2)安全事故的主要诱因是:
1)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包括身体缺陷、错误行为、违纪违章等。
2)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设备、装置的缺陷,作业场所缺陷,物质与环境的危险源等。
3)环境的不利因素。现场布置杂乱无序、视线不畅、沟渠纵横、交通阻塞、材料工器具乱堆、乱放,机械无防护装置、电器无漏电保护、粉尘飞扬、噪声刺耳等使劳动者生理、心理难以承受,则必然诱发安全事故。
4)管理上的缺陷。对物的管理失误,包括技术、设计、结构上有缺陷,作业现场环境有缺陷,防护用品有缺陷等;对人的管理失误,包括教育、培训、指示和对作业人员的安排等方面的缺陷;管理工作的失误,包括对作业程序、操作规程、工艺过程的管理失误以及对采购、安全监控、事故防范措施的管理失误。
(3)建筑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的基本程序是:首先按作业区、办公区、生活区、库房等划分区域进行,对于施工活动可以从分部到分项工程。再从分项工程的具体工艺流程中逐一辨识其对应的危险源。辨识时应充分考虑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和生活起居安全、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及所采购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相关方提供部分)的本质美全。
主观题答案谨供参考!
5、(1)该工程的竣工验收程序及组织中的不妥之处如下:
第①条,“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应改为“单位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应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评定,并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验收报告”;
第②条,“监理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施工(含分包单位)、勘察、设计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验收”,应改为“建设单位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由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含分包单位)、设计、监理等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验收”;
第③条,“监理单位应派人参加”,应改为“总包单位应派人参加”;
(2)该高层住宅楼验收内容的不妥之处是:第①条中,“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项(子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台格”应改为“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子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该高层住宅楼验收内容的缺项内容是:单位(子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3)工程档案的立卷可按建设程序划分为工程准备阶段的文件、监理文件、施工文件、竣工图、竣工验收文件等五部分。
主观题答案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