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雨季混凝土所应采取的措施:
(1)混凝土在雨季施工时应对堆料场作好排水工作,不使原材料中冲入泥浆。否则,要加以冲洗、过筛;
(2)混凝土在拌和时随时测定砂、石料含水量,及时调整水灰比,确保混凝土质量;
(3)不要在中、大雨天浇筑混凝土。若要在小雨天浇筑,则要准备好防雨设施和覆盖用油布;
(4)刚浇好的混凝土若遇雨,不宜用草包直接覆盖,采取下面用薄膜,上面在盖草袋,否则草包受雨淋后污染混凝土表面,影响混凝土色泽;
(5)雨季混凝土施工要使浇筑、振捣各工序间隔要缩短,中间遇雨就盖上篷布继续施工,尽量坚持完成,绝对杜绝纵、竖向施工缝。
5.这样作不正确,需要项目经理部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和部门审批,才能生效。
6.项目经理部必须指导和监督分包队伍,项目经理部对分包队伍的施工技术指导,包括图纸交底、关键工序的技术交底;为分包队伍提供与本工程有关的技术标准,施工技术规程以及有关的验收标准等;对分包队伍上报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并提出意见,供分包队伍进一步完善技术方案;及时按照工程进度向分包队伍提供工程款,并按月进行工程结算;对分包队伍完成的各个施工工序,必须及时认真地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请施工监理进行检查验收;及时协调好各施工段(分包队伍)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施工段的施工进度,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7.主要质量问题是:立柱X101出现许多裂缝。由于本桥工程规模大,其立柱体积也必然庞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泥的水化热,致使混凝土体内产生很高的温度,但又不易散发,导致混凝土体与表面产生很大的温差。当温差超过一定界限时,会使混凝土体产生裂缝,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影响结构的质量。
技术方案的合理性评估为:
(1)采用热水拌和混凝土不正确。因为大体积混凝土因自身水化热足以保证混凝土不受冻害;
(2)增加水泥用量以提高和易性不正确。因为增加水泥用量会导致水化热更高,对大体积混凝土完全不合适。提高和易性应采用其他方法才行;
(3)使用52.5级硅酸盐水泥不正确。因为52.5级硅酸盐水泥是累计最终放热量高的水泥,会大大增加水化热。应使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如大坝、矿渣、粉煤灰水泥等。
8.该做法完成错误。对于施工过程中因施工难度大、难以实施的项目,在有可以替代的情况下应上报设计单位认可,并出具“设计变更单”。在施工中发现设计与现场不符合的地方,应立即通过监理工程师提请设计。各类设计变更都要进行备案,并发放到所有设计图纸持有人手中,并在原图纸上修改正确,标明变更日期及变更单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