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基础施工期内会增加基坑维护费用,在中后期会出现设备到货,成品保护费用等。
3、社会上许多建设工程上所出现的官司,有各种各样,但大多数都因停工所带出来的。
(四)建设程序风险
项目建设的决策者们往往是由于种种原因“求建心切”或急功近利,或认为自身理由充分,不履行各种建设程序而匆忙开工; 26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在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上得到了大大改善,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在规划、调控、监督、服务社会尤其是职能部门在管理程序上得到大大改善,配合电脑记录和信息化的管理,尤其责任追究制度,使建设工程管理进入了程序化、法律化、专业化和经济处罚手段等;无序和违规的现象较难逃脱法律和经济的处罚。当出现违法违规的情况时,有关人员应受到个人的责任追究、处罚还是小事;更大的问题是项目被勒令整改所带来的
停工整顿,其相应发生的费用就如前第3点所述的可怕局面,这是决策者们需认真重视而马虎不得。
(五)出现重大事故的风险
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大事故,一是人身安全事故,二是工程质量事故;事故的出现大都是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和甲方(业主)管理的责任,作者主要探讨业主方面的风险,业主的风险会殃及池鱼被牵涉到难以避免的可能被影响成品美观、结构受损、降低使用效果和拖延投产的问题等。而且延期投产的贷款利息和投产收入的损失往往很难算到设计方、施工方和监理方来承担。
(六)业主筹建班子的风险
我国现阶段在工程项目代建制尚未健全,项目管理制仍在探索实行之中。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业主或投资方,都会建立自己或以自己为主体的建设筹建班子来管理工程建设上的事宜。由于很多的单位并非长期连续有工程建设,自身的班底人员中一般都不够专业,或出现“重经济、轻设计,重技术、轻管理,重进度而不按机制办事”等情况,虽有科班出身的工程技术人员也未必专业齐全与经验丰富,总体上是力量薄弱的。如遇到重大项目时,尽管他们竭尽所能,也难免因为“机制不规、经验不到位”很多时候是力不从心的,其效率和结果是可想而知的。项目筹建的时间花去不少,但老是进展不下去,其原因就在于此。时间就是金钱,拖延投产的损失是一笔难算得清的、明摆着的一笔大帐。
(七)材料、设备价格风险
对于较大的工程项目来说,使用的材料、设备较多是很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在现阶段我国的体制下,材料、设备供应商一般承受价格风险有限,多数的做法是由建设业主来承担。现行的建筑材料,即“材差”是按季度上下浮动的,而且变化无常,很无规则,浮动的幅度也较大,可达10%—50% 甚至更多。而建筑材料的造价一般占工程建筑造价的60%-70%,是一笔很大的数值,必须慎重和计划选用。设备价格的变动除制造用料外,往往还会涉及到进口设备的外汇汇率变动问题,其变动差额在10%—30%的幅度是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