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沉井接高前应尽量纠正前一节的倾斜,接高一节的竖向中轴线应与前一节的竖向中轴线重合。水上沉井接高时,井顶露出水面不应小于1. 5m.地面上沉井接高时,井顶露出地面不应小于0.5m.接高前不得掏空刃脚,避免沉井倾斜。接高加重应均匀对称进行。沉井顶部设有防水或防土围堰时,围堰底部与井顶应连接牢固,防止沉井下沉时围堰与沉井脱离。
12.沉井下沉遇倾斜岩层时,应将其表面松软岩层或风化岩层凿去,并尽量整平,使沉井刃脚的2/3以上嵌搁在岩层上,嵌入深度最小处不宜小于0.25m.其余未到岩层的刃脚部分,可用袋装混凝土等填塞缺口。刃脚以内井底的岩层斜面应凿成台阶或榫槽,然后清渣封底。
三、沉井封底施工要点
1.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在封底之前应检验基底的地质情况是否与设计相符。基底面应整平、无浮泥和残留物。清理干净的基底有效面积不得小于设计要求。
2.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时,应进行沉降观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封底。
3.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封底。渗水量上升速度≤6mm/min时,可用浇筑普通混凝土方法封底,否则宜采用水下混凝土封底。
4.采用刚性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封底时,混凝土坍落度宜为150-200mm.封底需用的导管根数及间距应由导管作用半径和封底面积确定。多根导管灌注混凝土的顺序以不发生混凝土夹层为原则,并使各导管同时所浇注的混凝土保持大致相同的标高。每根导管灌注的首批混凝土量应经计算确定。
5.在灌注过程中,应注意随着混凝土面的升高而随时提升导管,使导管埋深始终与导管内混凝土下落深度相适应,单根导管的最小埋深一般在0.6~1.5m范围内,根据不同灌注深度选定。多根导管的最小埋深则根据导管的不同间距选定,一般在o.6~1.6m范围内。
6.灌注过程中应通过调整混凝土坍落度和导管埋深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一般要求导管口处混凝土堆高h不宜小于0.5m,流人沉井内混凝土形成的流动坡度不陡于1:5.导管不能进水。
7.混凝土面的最终灌注高度,应比设计值高出150mm以上,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后,再抽水,凿除表面松弱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