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材料质量控制的方法:主要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的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使用到工程上。
n4)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性能,材料取样、试验方法,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等。
(4)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要点
案例
1.学习要点:
1)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
2)施工工序质量检查的内容
3)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
4)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步骤
5) 质量预控
2.解答:
1)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内容(注解:工程质量是在工序中形成的,而不是靠最后检验出来的。工序质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从质量控制的角度来看,这两者互为关联,一方面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投入品的质量,另一方面又要控制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即每道工序施工完成的工程产品是否达到有关质量标准):
① 严格遵守工艺规程;
② 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
③ 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
④ 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
2)工序质量检查的内容:标准具体化(注解:把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程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质量要求)、度量(注解:对工程或产品的质量特性进行检测度量)、比较(注解:把度量出来的质量特征值同该工程或产品的质量技术标准进行比较)、判定(注解:根据比较结果来判断工程或产品的质量是否符合规程、标准的要求,并作出结论)、处理(注解:根据判定的结果,对合格产品予以认证;对不合格产品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调整、纠偏或返工)、记录(注解:记录要贯穿于整个质量检验的过程中,把度量结果准确完成及时的记录,以供统计、分析、判定审核和备查用)。
3)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确定。设置质量控制点时,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尔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用以预防。
4)施工工序质量控制步骤:实测、分析、判断。
5)质量预控:事先对要进行施工的项目,分析在施工中可能或最容易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采取质量控制的预防措施予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