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5】
背景材料:
某城市道路工程进行招标。a单位中标后与发包方签订了施工合同准备施工。首先由项目经理部索取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工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并主持对图纸审核,形成会审记录。接着企业对施工方班组长以上的人员进行质量知识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施工前,对拟施工路段进行了水文和地质调查。发现此路段已有人工露头,在做勘探时开挖了试坑,开挖深度为1.5m,未见地下水位。在路基取土调查方面,采取沿线集中取土,勘探深度穿过取土层以下0.3m,并选取代表性土样鉴定土的路用性质。
经过其他充分准备后向甲方提交开工申请报告,并按其下达的开工日期进行开工。
问题:
在此案例中签订施工合同后,企业的准备工作是否妥当?如何改正?
企业在施工前的水文和地质调查阶段的做法中有无问题?为什么?
提交开工报告的程序做法是否得当?
模拟试卷(二)参考答案
1 c 8 d 15 a
2 c 9 c 16 c
3 c 10 a 17 c
4 c 11 c 18 c
5 a 12 d 19 d
6 c 13 c 20 a
7 a 14 b
21 abce 25 cd 29 ab
22 abde 26 bcd 30 bc
23 abc 27 acd
24 ace 28 a、b、c
三、案例题
【案例1】
1.计算方法为:
(1)计算基本工期。按长度3000m,车道宽度≤24m,结构层厚>70cm,查工期定额表得工期m1;
(2)大于5000m的长度不再计算工期。超过3000m的长度为5000-3000=2000m.按长度2000m,车道宽度≤24m,结构层厚>70cm,查工期定额表得工期m2;
(3)先按柔性路面计算基本工期m3=m1 0.16m2,刚性路面结构系数查表为β,则刚性路面基本工期为m=βm3.
2.除了对水的要求正确外,其他几项不正确。正确的指标是:
(1)粉煤灰:低活性火山灰质材料,其sio2与al2o3总量>70%;700℃烧矢量<10%,细度应满足4500孔筛过量50%~80%。干质量密度为500~800kg/m3;
(2)砂砾石:最大粒径≤40mm;
(3)石灰:应为1~3级消解生石灰或细磨生石灰;
3.不正确。正确的配合比是:
(1)石灰:粉煤灰:碎石=7:30:63或10:50:40;
(2)石灰:粉煤灰:砂砾=5:15:80或12:3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