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重力密度 : 土的重力与其体积之比 , 一般为 16~22KN/m3 .
②孔隙比 :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值可大于1,一般I.砂土:e=0.4——0.8 II.粘土:0.6——1.5,III.有机质更大一些)
③孔隙率 : 土的孔隙体积与土的总体积 ( 三相 ) 之比。(恒小于100%〉
孔隙比和孔隙率是反映土的密实程度的指标。级配相同的砂孔隙比愈小,表明愈密实;孔隙比愈大,表明土愈疏松
④含水量 : 土中水的质量与干土粒质量之比。
⑤饱和度 : 土中水的体积与土中孔隙体积之比。
按饱和度Sr大小砂土分为:
①Sr<50%稍湿
②50%很湿
③Sr>80%饱和
⑥界限含水量 : 黏性土由一种物理状态向另一种物理状态转变的界限状态所对应的含水量。
⑦液限 : 土由流动状态转入可塑状态的界限含水量 , 是土的塑性上限 , 称为液性界限 , 简称液限。
⑧塑限 : 土由可塑状态转为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量为塑性下限 , 称为塑性界限 ,简称塑限。
⑨塑性指数 : 土的液限与塑限之差值 , 反映土的可塑性大小的指标 , 是黏性土的物 理指标之一。(表明了粘性土处在可塑状态时含水率的变化范围。)
⑩液性指数 : 土的天然含水量与塑限之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值。
11渗透系数 : 土被水透过称为土的渗透性 , 水在土孔隙中流动则为渗流。在一定水力梯度下 , 渗流速度反映土的渗透性强弱。渗透系数是渗流速度与水力梯度成正比的比例 系数 , 即单位水力梯度下水在土孔隙中的渗流速度。
渗透系数的作用:
⑴判断土的渗透性
⑵选择坝体填筑土料的依据
⑶坝身,坝茎,渠道等渗水量
⑷分析堤坝,基坑边坡的渗透稳定性
⑸粘土地基的沉降历时
12内摩擦角与黏 ( 内 ) 聚力 : 土的抗剪强度由滑动面上土的黏聚力〈阻挡剪切 ) 和土的内摩阻力两部分组成。内摩擦角大小取决于土粒间的摩阻力和连锁作用 , 内摩擦角反映了土的摩阻性质。黏聚力是黏性土的特性指标 , 黏聚力包括土粒间分子引力形成的原始黏聚力和土中化合物的胶结作用形成的固化黏聚力。因而内摩擦角与黏聚力是土抗剪强度的两个力学指标。
土的抗剪强度指土对剪切破坏的极限抵抗能力,土体的强度问题实质是土的抗剪能力问题。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内摩擦角φ、黏 ( 内 ) 聚力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