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K311032水泥砼路面层施工技术要点
(1)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①混凝土配合比:应保证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耐磨、耐久及拌合物的和易性,在冰冻地区还要符合抗冻性要求。按抗压强度(标准试件尺寸:150mm×l50mm×l50mm)作配合比设计,以抗折强度(标准试件尺寸:150mm×l50mm×550mm直角棱柱体小梁)作强度检验。拌合物坍落度宜为1.0~2.5cm.应严格控制水灰比,最大水灰比不应大于0.50.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m3.当粗细集料均干燥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采用碎石时为150~170kg/m3;砾石为140~160kg/m3.粗集料最大粒径为40mm,水灰比0.5时,砂率为30%~50%。选定砂率并经试配,确定理论配比,在施工时根据集料的含水率换算成施工配比。根据不同要求,可选用适当的外加剂。
②搅拌:所用的砂、石、水泥等均应按允许误差过秤(袋装水泥要抽查),实测砂、石含水率,严格控制加水量。拌合物每拌次最短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拌合物的和易性确定。
③运输:拌合物从出料到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城市道路施工中,一般采用连续搅拌车运送。运输车辆要防止漏浆、离析,夏季要遮盖,冬季要保温。
(2)混凝土的浇筑
①模板:宜用钢模板。如采用木模板,应质地坚实,变形小,无腐朽、扭曲、裂纹,且用前须浸泡。高度与混凝土板厚一致。模板应稳固,搭接准确,紧密平顺,接头及模板与基层接触处不得漏浆。模板内侧面应涂隔离剂。
②摊铺:板厚不大于22cm时,可一次摊铺,大于22cm时,分二次摊铺,下部厚度宜为总厚的3/5.应考虑振实预留高度。防止拌和物离析。
③振动(捣):对厚度不大于22cm的混凝土板,边角先用插人式振动器,再用平板振动器纵横交错全面振动,应重叠10~20cm,然后用振动梁拖平。在同一位置振动时间,应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不宜过振。插入式振动器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振动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应随时检查模板,发现下沉、松动、变形要及时纠正。混凝土整平时,严禁用纯砂浆找平。最后采用振动梁和铁滚筒整平,铁抹子压光,沿横坡方向拉毛或采用机具压槽,城市道路拉毛、压槽深度应为1~2mm.
④钢筋设置:不得踩踏钢筋网片。单层钢筋网片安放时,应在底部先铺一层拌合物,摊铺高度应按网片设计位置预加一定的沉落度。安放双层钢筋网片时,对厚度≤25cm的板,钢筋网片用架立筋扎成骨架后一次安放就位。厚度>25cm的板,上下两层网片应分两次安放。安放角隅、边缘筋时,均需先摊铺一层砼,稳定钢筋后再用砼压住。
⑤接缝:伸缝应与路面中心线垂直;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连浆。缝上部灌填缝料,下部设置胀缝板并安装传力杆。安装方法有顶头木模固定和支架固定两种。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切割,深度为板厚的l/3,缝中应灌填缝料。纵缝施工缝有平缝、企口缝等形式。灌填缝料时,缝壁必须干燥、粗糙。缝料灌注深度宜为3~4cm,夏天施工时缝料宜与板面平,冬天宜稍低于板面。
(3)混凝土养护。有湿法养护和薄膜养护。养护时间宜为14~21d.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特殊情况,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时即可开放交通。
例:水泥混凝土养护方法有(AD)
A湿法养护B干法养护C隔离养护D薄膜养护E组合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