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1.(共5分)
围堰底软体排的作用:
(1)加筋作用。减少堤基差异沉降及侧向位移,提高堤基稳定性(1分)。
(2)排水作用。可以作为堤身与地基土之间横向排水通道,加速软基固结(1分)。
(3)隔离作用。隔离护底抛石与堤基土,减少抛石损失量,提高稳定性(1分)。
(4)防护作用。对铺设范围内的水下基底起到防冲刷作用(1分)。
外坡上土工织物的作用主要是反滤作用(1分)。
2.(共5分)
扫海→测量放样→软体排铺设→袋装砂堤心施工→抛石棱体→抛护底→土工布铺设→碎石反滤层→块石垫层→扭王字块护面→防浪墙施工(答对顺序每2项得1分)。
3.(共2分)
应选用带有吹填(吹岸、艏吹、旁吹)装置的大型耙吸挖泥船(2分)。
4.(共6分)
在工程开始阶段,自航耙吸船采用挖运抛的方法,直接将砂抛在吹填区(2分)。
原因是此时堰内水深满足直接抛砂的条件,同时区域尺寸满足船舶调头所需(2分)。
中后期,耙吸船采用挖运吹的方法,将砂用吹岸装置吹填至吹填区(1分)。原因是随着抛砂量的增加和围堰的合拢,吹填区水深不满足抛砂作业的条件(1分)。
5.(共2分)
(1)吹填土质应符合吹填工程设计文件和土工试验报告的要求;
(2)平均吹填高程应大于设计吹填高程;
(3)吹填区平均超填高度≤0.15m;
(4)未经机械整平时吹填高程偏差满足±0.8m;经机械整平后吹填高程偏差满足±0.3m.(每2项得1分)
(四)
1.(共3分)
30 1.645×3.0=34.9MPa配制强度取35MPA. 2.(共6分)
先求每m3混凝土用水泥多少吨。
背景材料给出2m3混凝土用砂为1700kg每m3混凝土用砂为1700-2=850kg背景材料给出了混凝土的配合比是1:2.50:3.50
∴每m3混凝土用水泥为850÷2.50=340kg(3分)
∴每个沉箱应备水泥0.34×480×(1 5%)=171.4t(3分)
3.(共6分)
雨后每罐混凝土用湿砂1700×(1 3%)=1751kg(2分)
较正常施工时用砂增加:1751-1700=51kg(1分)
雨后每罐混凝土拌和用水为:306-51=255kg(2分)
较正常施工时每罐少用51kg(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