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项目最快乐的事情就是项目验收,可是经常是没完没了的信息化,不见不散的项目组,验收之路何其漫漫。
我在整个项目经理技巧中都反复强调任何工作达到成效,并不在一时一地事情做到位,而是在平时工作积累中将事情细节做完善,做到位,很多想要的结果就自然达到了。
项目验收就是我们最想要达到的结果,一旦项目验收对很多人还意味着一件现实的事情就是,我们可以回款了,可以获得项目提成收入了,同样项目验收也是一系列细致工作完成到位的结果,而不是某个点的成功或者个人能力就可以促成的事情。一个项目的验收,未必是活动,而是由一系列验收准备工作组成的,在最终验收之前,我们已经将很多阶段工作细化并得到认可执行,项目验收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下面我们就一起讨论一下如何进行项目验收。
项目验收的条件
很多人会奇怪,这个问题还需要谈吗,肯定是按照合同和技术协议验收。
其实在业内目前项目合同和技术协议现状是一个项目,不管金额大小,个性化开发多少,软件功能模块,几乎是一个不少,用户要求我们承诺的服务内容也是一个不少,供应商在竞争压力下的营销过渡承诺很难完全避免杜绝,如果要以完成合同和技术协议为标准进行验收,业内的大部分项目个人以为达到预期要求的可能非常之少。
当然这和技术协议架构方式有关,一般最开始技术协议只谈服务内容和实现目标,很笼统,结果在实施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业务需求爆炸的情况,软件商难以应付。
这种情况下软件商就开始逐步细化产品功能点,按功能点确定软件细节,只要功能点满足,理论上就应该满足用户业务需要,用户就应该验收,至于业务能否运行,更多的是用户的责任,这里面更多的体现了软件商的自我保护。
实际运做时无论技术协议多细致,对用户而言根本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用户只会考虑其业务是否真的在运做,并以此作为检验我们项目是否可以验收的标准,当然有的项目可以通过商务运做,在业务实现不太好的情况下也能验收。
所以现在一般的模式管理软件项目是按照服务内容分几个业务目标,完成一个业务目标就完成一阶段验收,收取一部分实施费用。
所以项目验收的最小条件是一个或某几个基本业务面能够开始大面积的应用。
这些基本业务面是不是很简单,或者是不是很稳定,或者人员是不是一定全部都上线,或者业务面上功能是否存在可改进功能都不一定,但只要用户看到这些基本业务面可以运行并承认这个可预期的结果就可以了。
确定里程碑
我们现在知道如果要真做好一个项目,完成项目验收条件,是以业务是否可用为考量角度。不是一定得实建筑站|现所有用户的需求,也不是只有将一些所谓的技术难点解决用户就可以用起来并验收,而是我们可以完成一定的阶段应用业务目标。
所以要想成功验收,不是我们什么都承诺,什么技术问题都实现项目才能做好,而是和用户沟通,代表公司和用户就项目业务实施目标达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