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项目控制风险
在BT项目运作中,投资者对项目建设的整体控制能力是决定投资成败的关键,由于项目建设周期内存在着自然、经济、社会、人为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必然隐含着一些投资风险,在项目控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风险。
1、成本控制风险BT模式与其他项目建设一样,受原材料价格变化、劳动力成本增加、工期迟延、通货膨胀、汇率波动、利率变化以及环境和技术等方面的影响而增加投资风险。同时,BT模式的风险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对BT模式与建设工程总承包方式、BOT方式的对比分析就不难看出其成本控制风险的特殊性。
首先,BT模式不同于建设工程总承包。建设工程总承包只负责建设工程施工,即根据建设工程总承包合同约定的合同总价或计价办法、建设工期、质量标准等要求,按照建设方提供的设计资料完成施工任务,其成本控制仅是施工过程中的成本,不包括项目前期工作、项目设计等成本构成,成本的可控性较高。而在BT模式下,政府对项目规划是粗线条的,项目投资者几乎承担了项目建设中的所有成本风险,从而导致项目成本控制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其次,BT也不同于BOT.BOT存在经营环节,项目成本由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两部分组成,项目收益也由项目建设的合同利益与经营收益两部分组成,其项目运作的成功与否除建设成本是否可控之外,很大程度取决于项目特许期内经营的成败。因而,在BOT模式下,如果由于不可控的原因导致项目建设成本适度超支,是可以通过后期经营利润来弥补的。BT模式在不然,由于没有经营环节,不能通过后续行为采取补救措施,投资者争取盈利的主要办法就是控制建设成本,其成本风险显然没有BOT模式下的规避方式。
2、建设周期适宜性风险BT项目模式下,工程能否在规定的工期内按时或提前完工,不仅关系到投资者是否能早日收回投资并盈利,也关系到政府的基础设施是否能早日发挥社会和经济效益。作为政府一方,总是希望项目早日建成发挥效益;而作为投资者一方,则受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如期完工总有一定难度。因而,在政府特许协议中不但规定了合理的建设周期,而且往往加入了提前完工的奖励条款和推迟完工的处罚条款以及不能完工的违约责任。但是,由于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投资者的经营管理水平、技术力量、设施设备保障、施工科学性等的制约,以及政府行政环境的宽松度等影响,项目建设工期适宜性风险仍然存在。
3、质量控制风险项目建设质量是投资成败的关键,关系到BT项目建成后能否顺利移交及投资者投资成本效益的收回。然而,BT模式投资建设分为融资和建设两个大的阶段,在建设阶段实行的是投资者对项目总承包的方式承建,项目投资者将一部分项目在得到政府特许之后再分包出去是在所难免的事,如果对分包商的承接能力、技术力量、施工水平、设施设备、管理手段等把关不严,或者对分包与总包之间的施工、管理、原材料配套等方面衔接不好,都容易出现建设质量问题。加之,投资者本身也受技术力量、管理手段,对复杂技术问题的处理等方面的影响,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工程质量风险。
4、技术障碍风险作为专属于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规模大、结构复杂、建设技术要求高,需要科学技术作支撑。但由于受投资成本、人才技能水平、技术成熟度等方面的制约,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种技术障碍需要得到有效克服和处理。如果由于工程设计不合理、采用技术措施不当、或者项目建设中的某些重大技术障碍不能在建设期内得到解决等,都会影响BT项目投资的成败或投资效益。
(三)金融环境变化风险
在BT模式的项目运作中,东道国(或地区)政府的融资与金融环境对投资者的成本控制和预期盈利水平影响非常大,是项目投资的重大风险之一。
1、投资者融资能力不足通常,在政府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运作中,需投入的资金量非常大,一个项目少则一、两个亿,多则几十上百个亿,如此大的资金投入量,单靠投资者自有资金来保障项目建设可能性非常小。因而,投资者的自有资本都是项目投资中的少部分,大部分是通过项目投资者再融资来推进整个项目建设。项目运作的负债比例比较高也是国内外大型项目运作的不争事实。例如,BOT项目的负债比例一般在70—90%左右,甚至国外有的项目在成立BOT项目公司时没有自有资金,完全靠项目公司通过融资来完成建设和经营④。BT项目的负债比例一般也在70%以上。因而,为保障大型(特大型)项目的顺利运作,投资者的再融资能力就成为项目是否能如期建成的关键,如果投资者对自己的再融资能力估计不足,而盲目地以BT方式承接政府项目,必然会产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2、货币利率波动和地区的货币利率波动是经常的、动态的,特别是在全国或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期间,其货币利率波动幅度非常大,货币利率波动对项目的建设成本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项目盈利水平的高低。BT模式下,在项目建设期间出现利率波动是正常的事,BT项目投资者在再融资过程中无论采用浮动利率或是约定固定利率,都容易发生因利率波动而导致融资成本增加的风险。
3、通货膨胀和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例如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一些的货币贬值非常大,导致这些的经济持续低迷,对整个世界的经济都形成了较大冲击。在BT模式下运作项目,如果(地区)及世界范围内发生通货膨胀,直接关系到投资者资金和盈利的实际购买力,从而导致项目回各时政府所支付货币的实际购买力远远低于投入时的购买力。
4、货币汇兑货币汇兑受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不是一国货币政策或货币市场所能有效调节的。因而,外国投资者运作BT模式,涉及到国际货币汇兑对融资成本和投资收益的影响,存在着货币汇兑风险。
(四)不可抗力风险
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自然事件和社会事件。采用BT模式运作项目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可抗力风险。不可抗力是我们预先不能预测的,包括因不可抗力而引起的损失范围、损失大小等都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不能预先核定损失额加以规避。因而,如果不采用合理的方式规避与分担,将会给BT项运作的成败带来极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