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工程开挖土方应集中堆放,以缩小粉尘影响范围,及时回填,减小粉尘影响时间。
(2)水泥和混凝土运输应采用密封罐车。采用敞篷车运输时,应将车上物料用蓬布遮盖严实。 (3)施工道路应保持平整,设立施工道路养护、维修和清扫专职人员,保持道路清洁和运行状态良好。
(4)材料仓库和临时材料堆放应防止物料散漏污染。仓库四周应有疏水沟系,防止雨水浸湿,水流引起物料流失。现场散装水泥桶周围应有防止粉尘拆散的围护。
(5)粉尘、扬尘、燃油产生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害,对受影响的施工人员应做好劳动保护。
(6)施工期间燃油机械设备较多,对固定的机械设备,运行点在敏感点上风向50m范围以内,需装烟尘除尘设备。
2.4 固体废弃物防治措施
(1)清场废物处理施工清场的树木、农作物、杂草,应及时清运。表层土可集中堆存,用作绿化用土。
(2)施工弃土处理路基开挖废土除部分回填外,应统一规划处置。对弃土应设立弃土场,进行集中处置。
(3)施工生产废料处理首先应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可分类回收,交废物收购站处理。
(4)施工生活垃圾处理如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垃圾需增加处理设施和加强管理,人员较多时可增设垃圾筒。临时垃圾堆放点应有沟道相通,以防浸出液浸流。
施工人员如自建宿舍,应配套建设简易厕所。简易厕所应建成有冲洗水和粪便回收装置的流动厕所。
2.5 生态环境保护及恢复措施
2.5.1 加强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业主单位应加大施工前期的生态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宣传工作力度,加强对承包商、施工人员的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工作,严禁施工人员随意破坏植被的行为。
2.5.2 管理措施加强对承包商施工组织方案的审查工作,确保其工程取土、路基填筑及其防护工程按施工图设计进行。施工监理应加大土方、散装建材运送及路基填筑的监理力度,堆放前必须进行防护工程。
2.5.3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1)雨季施工措施。施工过程中,业主单位应及时将气象预报资料通报资料通报所有施工单位,以便其按降雨时间和特点实施雨前填铺的松土压实等防护措施。
(2)坡面工程措施。沿线多处的高填工点,应采取挡墙、护墙和浆砌片石等工程措施,并与边坡植草措施相配合,以使边坡稳定,防止坡面崩塌。
(3)桥梁及立交措施。桥梁立交施工中的工程用水需经沉淀池沉降后方可排放,工程弃方不能随意丢弃河流中或岸边;涵洞出口流速较大时,必须在进出口进行加固,防止冲刷。
3 结束语
市政工程的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如何控制和减缓施工对环境的有害影响,保护社会和生态环境,以较低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换取较高的、良性的工程建设速度,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这应是实现工程建设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而必然的需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取管理、优化施工工艺等综合管理措施的前提下,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减缓对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