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师吧 >> 复习指导 >> 复习资料 >> 2011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讲义-路基施工测量技术(三)

2011年一级建造师《公路工程管理与实务》讲义-路基施工测量技术(三)

2009-6-16  作者:  来自于:网络转载

  b管式渗沟的泄水管壁应设泄水孔,交错布置,间距不宜大于20cm

  c当管式渗沟长度100~300m时,其末端且设横向泄水管分段排除地下水

二级建造师免费课件

  d渗沟的高度应使填料的顶面低于原地下水位。

  e管式渗沟的泄水管可用陶瓷管、混凝土、石棉、水泥或塑料等材料制成

  答案:b c e

  1b411052  路基地面排水设置与施工要求

  路基地面排水可采用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拦水带、蒸发池等设施。

  (1)边沟设置:挖方地段和填土高度小于边沟深度的填方地段均应设置边沟。路堤靠山一侧的坡脚应设置不渗水的边沟。

  为了防止边沟漫溢或冲刷,在平原区和重丘山岭区,边沟应分段设置出水口,多雨地区梯形边沟每段长度不宜超过300m,三角形边沟不宜超过200m.

  2)施工要求:平曲线处边沟施工时,沟底纵坡应与曲线前后沟底纵坡平顺衔接,不允许曲线内侧有积水或外溢现象发生。曲线外侧边沟应适当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

  边沟的加固:土质地段当沟底纵坡大于3%时应采取加固措施;采用于砌片石对边沟进行铺砌时,应选用有平整面的片石,各砌缝要用小石子嵌紧;采用浆砌片石铺砌时,砌缝砂浆应饱满,沟身不漏水;若沟底采用抹面时,抹面应平整压光。

  (2)截水沟

  1)设置:截水沟的位置。在无弃土堆的情况下,截水沟的边缘离开挖方路基坡顶的距离视土质而定,以不影响边坡稳定为原则。如系一般土质至少应离开5m,对黄土地区不应小于10m并应进行防渗加固。截水沟挖出的土,可在路堑与截水沟之间修成土台并进行夯实,台顶应筑成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

  路基上方有弃土堆时,截水沟应离开弃土堆脚1~5m,弃土堆坡脚离开路基挖方坡顶不应小于10m,弃土堆顶部应设2%倾向截水沟的横坡。

  山坡上路堤的截水沟离开路堤坡脚至少2.0m,并用挖截水沟的土填在路堤与截水沟之间,修筑向沟倾斜坡度为2%的护坡道或土台,使路堤内侧地面水流人截水沟排出,如图1b411052所示。

  2)施工要求:截水沟长度超过500m时应选择适当的地点设出水口,将水引至山坡侧的自然沟中或桥涵进水口,截水沟必须有牢靠的出水口,必要时须设置排水沟、跌水或急流槽。截水沟的出水口必须与其他排水设施平顺衔接。

  为防止水流下渗和冲刷,截水沟应进行严密的防渗和加固,地质不良地段和土质松软、透水性较大或裂隙较多的岩石路段,对沟底纵坡较大的土质截水沟及截水沟的出水口,均应采用加固措施防止渗漏和冲刷及沟壁。

  (3)排水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排水沟的线形要求平顺,尽可能采用直线形,转弯处宜做成弧线,其半径不宜小于10m,排水沟长度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通常不宜超过500m.

  2)排水沟沿路线布设时,应离路基尽可能远一些,距路基坡脚不宜小于3—4m.当水流的流速大于容许冲刷流速时,沟底、沟壁,应采取排水沟表面加固措施。

4 页  [1] [2] 3 [4]
  • 最新问题
  • 热点问题
热点资讯
热门试题排行
热门资料排行